学习帮小学作文六年级作文内容页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

2022-12-04 13:53:36六年级作文打开翻译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一)

我的家乡位于湖南衡阳,也就是著名的雁城。

去年春节,我就回衡阳过了一次年。大年三十晚上,该吃团圆饭了。上桌后,发现有一张椅子上没坐人,却摆着一套衣服,桌子上还摆着套餐具,我以为是活见鬼了,便问爸爸:“那怎么摆着套衣服啊?”“因为过年当然要讲究团圆,你看你有位姑父没来,一家人缺了谁也不行,这就是衡阳的风俗。”哦,原来如此。

该上菜了,我却没有看见在北京过年一定要吃到的饺子,却在最中间摆着一道玲珑宝塔形状的“头碗”。这“头碗”最上面是一层木耳肉片,接下来是一层鸭蛋片,再下面是两头尖中间粗的草鱼丸,下面一层是有糯米、花猪肉和水果的房节肉,往下又是软糯的红薯丸子,倒数第二层是虎皮土鸡蛋,最下面是一层红枣。整整七层。过年吃“头碗”,也是衡阳的一大风俗。后来得知“头碗”的闻名与湘军名将彭玉麟有着莫大关系。相传有一天彭玉麟家要来贵客,他想破了头也只想出普通的鱼啊,豆腐啊,显不出档次。看着彭玉麟一筹莫展的样子,他家的家厨凑上前来:“不知大人是否喜欢,我将咱们衡阳菜中的主要食材汇聚成玲珑宝塔状,不仅好看,且有步步登高之意。”客人吃了菜后,觉得是头等美味,问其名字,彭玉麟回答没名。客人便奉承到那就叫玉麟香腰为佳,这就是衡阳“头碗”。

吃完团年饭就到了大年初一,大人们就喊我们来拾大柴——手里拿着一根树枝。我听衡阳当地人说拾大柴都发“拾大财”的音,因为衡阳话是没有平翘舌之分的。新年出门拾上一根满意的“柴”,把财运带回家,希望新的一年能够财运连连。这个风俗也真有趣。

对了,过年吃的团圆饭也是在湖南传统吊脚楼中吃的。吊脚楼,顾名思义,就是底下有几根柱子支撑,在上面有两到三层不等的建筑物。吊脚楼也别有一番风味。湖南在中国的南方,气候潮湿,《后唐书》中说:“土气多瘴痢,山有毒草及沙蛰蝮蛇,人并梯居,登梯而上,只为干栏。”于是这一支土家族人设计了这种干栏建筑。这就是吊脚楼的由来与风俗。

吊脚楼大多为两层,下面一层放杂物,上面用作接待客人,传统人家过年是会在二层围着火炕,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气气。

这就是我在湖南衡阳过的年,不论是吃团年饭时一家人怎样都要团圆,还是“拾大财”祈盼来年财源滚滚,亦或是过年一家人在吊脚楼中围在火炕边和和气气。这些习俗无一不在向我们传达着过年一家人的团圆、兴旺,这不就是过年吗?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二)

我最爱在老家泰兴过春节。对我来说,春节,是从回到老房子那一天才开始的。

乡下老家的房子和堂妹家的紧挨着,我家的院子连着她家的院子,院子里有个阳光房。所以前几年,一回到老房子,我俩就凑到一块儿,等待过年。

除夕那天早上,我们就看着大人们在各家门口忙东忙西。对在南京待惯了的我来说,这的确是老家春节才有的壮观景象。

大人们先抬来几个巨大的火红火红的还拖着金黄穗子的大灯笼,圆滚滚的灯笼总让我忍不住想钻进去。还有巨大的春联,巨大的横批,巨大的“福”,全都被整齐地安顿在大门上。顿时,院子内外一片喜庆热闹。邻居家也挂起了灯笼,巷子里一派喜气。此时,我总是要骄傲的向身边的小伙伴炫耀:“嘿,看见了吗?这是我家的大门!”

下午,大人们又抱着一个又一个花花绿绿的盒子——烟花,一箱又一箱堆进厢房——于是,连厢房都五彩缤纷,洋溢着年味儿了。

当然,有只有大人才能放的大烟花,也有小孩才能放的小烟花,全都在家里备齐了。大人们总是不辞辛苦地提醒:“现在不许放哦!要到夜里才可以哦!”可我们都会偷偷躲在门口,放几支小烟花过过瘾;最刺激的是把一整盒“小金鱼”都拆了,把这整盒的小炮撒出去,跟下了彩雨似地,那声音,响亮,爽快!

一到夜里,整个小城鞭炮声一波又一波,密密得不绝于耳。十二点了,爷爷和爸爸已经就位,我家院子那两排早已等候多时的烟花就要放了,我提着美羊羊的小灯笼钻进阳光房,“哗”,空中开出一朵五彩的花,下一秒,又绽开一朵,很快,就是一片花的海洋。老妈挨着我,奶奶拉着我,一起仰望天上的百花齐放——现在想想,那真是太美好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同样别有乐趣。不用说步步“糕”的那份甜甜糯糯,不用说穿着新衣服的那份小心和喜悦,更不用说这一天大人对孩子的宽容和疼爱——单单说拜年,就让我兴奋不已。

和几个姐妹,穿着新衣,簇拥着走在落满鞭花的巷子里,每个孩子手里拿个大袋子,去拜年——名义上是拜年,实际上却是去“搜刮”糖果的。

东一家,西一家,这一家,那一家。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喊上一声新年好,恭喜发财。我的袋子像个大气球,越塞越满,何况口袋里还兜着,嘴里还塞着呢!

后来,我们搬到了城里,老房子空置在乡下。今年因为疫情,我们没有回去。没有鞭炮,没有拜年,而我却常常会想起那提着灯看满天璀璨,抱着糖享甜香四溢的老家的春节。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三)

你知道围炉吗?你们家乡过年有这种习俗吗?在闽南一带,到了除夕,哪一家不是跟家人坐在一起围炉呢?每次回到福建漳州过年,我最期待的就是这一时刻。

围炉的时间通常是在晚上。这一次,我们要到舅爷爷家团聚。太阳还没落山,我就催着大家赶紧出发。我们家离舅爷爷家不远,穿过几条街就到了。大街上比平日安静了不少,我想大家都在自己家里为围炉忙活吧。

刚到舅爷爷家门外,就听见了亲人们的欢声笑语,声音是那么的亲切、熟悉,大家一见面都热情地打着招呼。之后大人们坐在一起愉快地聊天,桌上还会摆一些干果和点心。我和弟弟妹妹们聚在一起,边吃一些甜的饼边在楼道里玩耍,看着太阳渐渐西沉。

厨房中的香味渐渐飘到了我的鼻子里,这也预示着围炉要开始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屋里。一推门,就感受到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菜几乎都已经摆上了,在最显眼的地方,摆着一只冒着热气的火锅,这就是围炉的“炉”字。妈妈说以前围炉的炉子还是需要加煤炭来保持热度。在火锅的旁边,一圈一圈地摆着一盘一盘的五颜六色的菜。在不远的厨房里,我的小舅爷爷正熟练地掌控着长勺,左手不停地把锅拿起来掂一掂,火焰时不时映红了整个厨房。在一阵又一阵的热浪中,我蹦跳着把刚炒好的热气腾腾的菜端了出来,妈妈正在帮大家分发碗筷,所有人都围着大圆桌坐了下来。

在餐桌上,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只冒着白汽的大火锅,那里面炖的菜都是很有意思的,每一样都有不同的寓意:鱼丸和一些肉圆象征着家庭团圆;在闽南语中,萝卜又叫“菜头”,象征着有“好彩头”的吉兆之意……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一些裹上面粉的油炸食物。排骨,酥肉,五香肠,肉肠,全都放进油锅炸成金黄色,横七竖八地放进盘子中,让它们边滴着油,边散发着香气。像这种煎炸的食品则预示着“家运兴旺”。

吃了一会儿,大人们便开始祝酒,家里也不断传来玻璃杯碰撞在一起的声音。这个时候,气氛很欢快,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浓浓的笑意。

在围炉接近尾声的时候,长辈们会往火锅里放一些贝类和海蛎之类的海产品,大人们会大口大口地喝着啤酒。我的肚子早就装不下任何东西了,开始收集啤酒瓶盖当玩具,还会跟一些阿姨们聊上几句,经常笑得合不拢嘴……

虽然有的时候,我没能回到家乡参加围炉,但幸福欢乐的画面依然很清晰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我始终忘不了的是那拼在一起的两大桌丰盛的菜肴;那一口冒着热气的火锅;和亲人们在一起的温暖时光。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四)

刘思宁

千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不一样风俗,我的家乡在内蒙古最西部的阿拉善,由于同时受蒙古族和硕特文化、河套平原文化、河西走廊文化的影响,我的家乡有着与其他地区不同的风俗。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这一天,大人们早早就会去集市买各种食材煮腊八粥。听爷爷奶奶说,在过去煮腊八粥就是大米里面加一些没加工的小麦、玉米一起煮,可现在的不一样了,人们会在煮腊八粥时放入红豆、莲子、葡萄干、花生、核桃仁等各种食材,熬上几个小时,等出锅了,那香味扑鼻,让人口水止不住的流,我个人喜欢在这里面加上一点糖,真是太香了。

在春节来临前的七天左右,也就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会迎来小年,在这一天,大人们会做各种美食,然后将这些食物摆在灶台上,还会点上一堆旺火以此祭灶祭火,预意来年五谷丰登、灶火旺盛。小年也被称为“扫尘日”,大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清理家中卫生,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我也会在这天开始像个小大人一样帮着爸爸妈妈一起打扫卫生,到超市购买年货,在忙乱和幸福中等待春节的到来。

除夕,春节的前一天,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天,大人们从上午就开始忙活准备各种美食。早上起床,我就会和爸爸一起贴上精心挑选的对联和带有生肖图案的各种福字、窗花,挂上漂亮的红灯笼。晚上,所有人都聚集在爷爷家里,一边吃着各种美食,一边互相敬酒并祝福新的一年老年人身体将康、心情愉悦,年轻人工作顺利、心想事成,小朋友学习进步、健康快乐。吃完年夜饭,大家会围坐在一起聊天、玩游戏、看春晚,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爸爸会带着我和哥哥到小区外指定的地点燃放烟花,随着满天五彩绚丽的烟花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们共同迎来了农历新年。

正月初一早上,爷爷奶奶会早早给我们煮好饺子,有的饺子里奶奶会包几个葡萄干或者硬币,谁先吃到就预示谁在新的一年里能心想事成,事随心愿。为了先吃到包着祝福的饺子,我总会吃到肚皮要撑破的样子才会停下来。吃完饺子就是我最期盼的时刻了,我和哥哥会换上新衣服正式给长辈们拜年送祝福,然后拿到期盼了一晚上的大红包。随后我会跟着爸爸妈妈去给其他的长辈拜年,当然最高兴的就是可以拿到好多的红包,心里美滋滋的,心想要是每天都能过年就好了。

也许有一天我会长大离开这里出外求学工作,可家乡好多的风俗都会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海中,将伴随我的一生。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五)

严冬到来,意味着春节已经不远了。说到春节,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杀年猪的情景,场面可壮观了!听爸爸说杀年猪的习俗是从古代的祭祀演变来的。古人为了祈福纳吉,在年关,把辛辛苦苦养了一年的大肥猪宰杀供奉到祠堂或是堂案前,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人平安。慢慢地,杀猪也变成了过年的一件大事,备受村民重视。

天刚麻麻亮,屠夫和帮手们早早地来到了我家,为杀年猪做好准备。不一会,杀年猪开始了,帮手们冲进猪圈,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齐向猪扑过去,揪耳朵的揪耳朵,揪尾巴的揪尾巴,推屁股的推屁股。但猪却不怎么配合,撕心裂肺地叫着,直听得人毛骨悚然。猪不断地摆动着身子,想逃出人们的手掌心,帮手们也随之左摇右晃的,乍一看就像是一场“斗猪”比赛。但一只猪的力量始终是抵挡不住五六个人合围的,片刻之后,它便被拖出了猪圈。

这时,等待已久的的屠夫迅速地抓起绳子,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猪的脚绑了起来,然后众人合力将猪抬到桌子上。屠夫麻溜地抽出杀猪刀,边上的小孩子忍不住捂住了眼睛不敢看。只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随着“嗷——”的一声,红色的血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奶奶急忙拿出准备好的盆子把猪血盛起来,待猪血凝结便可以做成“猪血豆腐”。看到猪断了气,我心中的那块石头也落了地。然后他们用绳子将猪绑了起来,放进了事先准备好的沸水里翻滚,脱毛。而后,把猪捞起来,屠夫操起一把斩骨刀,不断地用力劈砍着猪的脊梁骨。不一会年猪被一分为二了,屠夫的这一顿操作又快,又准,又猛。随后他又将猪剁成了一块一块的了,杀年猪结束了,左邻右舍也都散去了。只有那些馋嘴的狗儿,还在屠桌边转悠,等待屠夫扔下一点碎肉或是趁人们不注意,偷偷叼走一点荤腥,逃之夭夭……

晚上,请亲戚来吃年猪饭,主菜都是由猪肉为主,有:猪肉羹、红烧肉、清汤猪血、糖醋里脊……虽都是些家常菜,但大家都吃得不亦乐乎。觥筹交错间,气氛热烈起来,讨论的,无非是今年李家的猪杀了多少肉,张家的婆娘明年准备抓几只猪仔……农村就是这样,一头肥肥的年猪,足以让这家的女人在外边得意上整整一个冬。

家乡春节的习俗有很多,但我唯独喜爱杀年猪,因为它见证了一家人共同努力,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年初的时候将小猪买来,努力地将它饲养得膘肥体壮,并在年末带来情感和味蕾的满足体验,亲情乡情,也在吃“年猪饭”的氛围中,得以延续和升华……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六)

刘一辰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都曾用漂亮的辞藻描写着端午节的盛况。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粽子,赛龙舟等端午习俗,直至今日都在华夏大地上盛行。

相传,战国的屈原特别爱国,为了不让楚国被秦国侵略,经常劝楚王和齐国联手,可楚王不但不听劝告,反而把屈原流放了。被流放后的屈原,看到百姓们生活贫困,饱受战争的摧残,深觉自己愧对国民,便在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跳江自杀了。

人们为了祭奠屈原,便在端午那日往汨罗江里扔下许多粮食,希望江底的屈原不愁吃喝,借此表达他们对屈原的爱戴。可有一日,一位年老的老人却告诉大家,他梦到了消瘦的屈原,屈原还告诉老人说:百姓们给的食物全被鱼吃掉了,他终日饥肠辘辘。后来,人们便改进了投食的方式,在食物外包上树叶。这样,就只有聪明的屈原可以解开绳索,吃到食物了。这,就是最早的粽子。

如今,沉溺汨罗江的屈原早已化作流水,消失湖底;但是吃粽子过端午的习俗,却仍焕发生机,流传至今。而这粽子,也是大有讲究呢。

家里的老人告诉我:粽子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柊叶、箬叶或菰芦叶。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的粽子。可现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路边摆摊的,超市堆砌的粽子,还是以三角形的居多。

粽子不仅形状多样,味道也各有不同:甜的红枣粽,豆沙粽;咸的腊肉粽、蛋黄粽、板栗粽;还有最简单的白棕子,每一种都有一大批拥护者。

我最喜欢甜粽子,豆沙味的排首位,那豆沙馅闻起来就香喷喷的,似乎豆沙马上就要流出来似的,一口咬下去,一股甜甜,腻腻的感觉涌上了鼻腔,让人吃了一口,还想再吃一口。其实白棕子也不错,虽然它外表一般,里面没有馅,但撒上白糖,味道就好极了,糯糯的,甜甜的,纯粹的米香,吃起来好极了。

馋嘴的小孩们闻到了粽子的香气,都会忍不住猛吸几口气,过过瘾儿;等到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上桌,口水就止不住地往下流;待到拆开粽叶,吃到嘴里,满口都是甜甜腻腻的美味,那感觉,真是胜过人间的任何一种美食啊。

历史的车轮滚滚滑过,端午的故事也有了很多不同的版本,就连屈原的说辞也有很多不同的变化,但是端午节的粽子却凭借自己的诱人,在每个年代都焕发出最迷人的魅力。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七)

俗话说:“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种情形更是常见。我的家乡贵阳位处黔中,不仅与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春节有很大差别,而且和黔南、西、北、东的节日风俗也不尽相同。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过年要“吃剩菜”。大年三十要做很多很多的菜:辣子鸡、酸菜豆米、鱼、红烧肉、腊肉、腊肠……,重重叠叠堆成小山似的美味珍馐,真是让人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呀!不过做这么多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初一到初三的每顿饭桌上都有大年三十年夜饭那天做的菜。这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都会不愁吃了。这恐怕也是我们中国老百姓所信奉的“民以食为天”的朴素信念的最好写照吧。

另外,如果你在黔中地过年,初一那天可是“不出门”的噢。一提到春节,大家自然都会想到走亲访友了,可是在黔中,初一你必须老老实实呆在家里,不能出门。甚至连垃圾也不能倒,扫地和洗澡也通通禁止。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行为都是“丢财”的表现,像扫地或洗澡之类的都是会把财气和财运冲走的。老人们坚信初一如果“留住了财“,新的一年就会不愁钱用了。可见传统的中国人是很看重”守财“的,财是守住家的保障和根本。

那这样就有人会问了,只是留住财,不赚钱,早晚也要花光的吧?别急,等到初六,就要全民出动去“拾财”喽!

初六的这一天,最热闹的就是黔灵山。那里人山人海,到处是满面红光的人,仿佛春天已经早早地来到了人们的心中。初六这天黔灵山弘福寺里香火最旺的不是如来而是财神爷。走在山道上,迎面而来的香火气直接把你熏得晕晕的。你可能会奇怪,财神爷不是初五过生日吗?对呀,初五财神爷忙着给自己过生日,初六闲下来才好散财呀。所以,这里的人们初六才来“拾财”。所谓“拾财”就是下山时每人都要拾一点柴,“柴”通“财”。只见人手一根“打狗棍”,实在是让人忍俊不住!人们抱着柴火回家,心里期盼着财运滚滚来:可以还清房贷,可以带老人孩子外出旅游,可以供孩子在外读书,可以更好地照顾生病的家人……这背后都是满满的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希望呀!

其实还有打糍粑供牛神、串门送菜、初八沐浴等等风俗,这些都是在这块神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信念和希望的延续。我们也在这些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风俗中去感受、理解和传递这些美好的心意和愿望——祝福全天下人在新的一年不愁吃、不愁财,生活美满、幸福!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八)

爸爸妈妈是湖北天门人,而我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担心我水土不服,并不经常回老家,上学后又由于学业繁重,回老家的机会就更少了。不管爸妈工作多么繁忙,一年一度的春节我们却是雷打不动地回外公外婆家过年。

在外婆家过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除夕团圆了。老家的除夕甚是隆重,一大早外公外婆就到集贸市场选购食材,有鱼、猪肉、牛肉、各类蔬菜、水果……采购回来后外婆和舅妈就到厨房开始准备团圆饭了,外公负责打扫房间,我负责写对联,舅舅和爸爸妈妈负责挂灯笼、张贴对联。等一切准备就绪,厨房里已经飘来浓浓的饭菜香,这时候表姐和表弟会被安排去叫大姥爷(外公的哥哥)一家来团圆。

开饭前,外公总会放一架超大的鞭炮,听说鞭炮响的时间越久,代表你来年的日子过得越红火。

这么多人,一桌是坐不下的,外婆一般准备两桌菜,大人一桌,小朋友一桌,家里的女性大多和小朋友坐一桌,一来可以照顾小朋友,二来方便随时添菜、添饭。团圆饭一般准备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天门特有的粉蒸肉、蒸排骨、蒸鱼、蒸菜是必不可少的,一整条红烧鱼每年都不会缺席,但是每次红烧鱼上桌后妈妈都不忘提醒我不能吃,而要留到第二天吃,寓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菜肯定是一道甜汤,寓意甜甜蜜蜜。

席间,外婆会准备一些酥饼,酥饼内芯包有红糖,表面会撒上一层芝麻,一口咬下去,一层一层的,很酥脆香甜,味道有点类似千层酥。做酥饼是一门技术活,要有一位面点师傅提前准备好酥饼皮、酥、糖材料,一切准备就绪后,师傅负责擀皮,其余人员分别负责擀酥、包糖、压平、烘烤,一般五六个人流水线作业,大半天时间就能准备一大筐酥饼。由于外公熟通酥饼的做法,从腊月中旬起,会被亲戚朋友轮流约到家里帮忙做酥饼,很少呆在家。

当然,还有我最爱吃的糍粑。老家腊月里,家家户户都会打糍粑,纯手工的,煎熟后,沾一点红糖,轻轻咬一口,软糯不粘牙,糯米的香味在口腔里打转,咽下去,回味会送到你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久久不会散去。

吃完团圆饭,我们会祭祖,按照旧日的说法,成年男性和儿童要去祖先的坟前点一盏长明灯,告慰祖先,我们一切安好。

爸爸妈妈小时候对过年有一种偏执的期盼,与其说是对年的期盼,不如说是对新衣和各种糖果的期盼。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回老家过年已不再关心能吃什么,更多的是对团圆的期盼,是对亲情的守护。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九)

大年初一,春节之际。宅在家里的我,隔窗遥望,想感受一下新春的气息。可是,小区里,除了门口的对联、红灯,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寂静,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过年的“开门炮仗”。

开门炮仗,是中国春节的传统风俗。记得那时,即使除夕熬了大半夜,大年初一早晨,谁也不会赖床。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起床了,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吃过香喷喷的饺子,就开始准备放开门炮仗。我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要放开门炮仗呀?”爸爸笑着说:“开门炮仗,就是开门大吉,驱逐瘟神,迎接新春,吉祥如意!”原来如此。怪不得,家家户户在大年初一早上,都放开门炮仗呢!还说要比一比:看谁家的炮仗品种多,看谁家的响声大、响的时间长。

我们家准备的炮仗可全了!最少的几十响,最多的几万响,一捆一捆的,用红纸包着,还有很多成盒的礼花。一个人拿不动,我们就两个人抬。好不容易把炮仗抬到胡同口,可是,我们谁都不敢放,大人们也不让我们放。爸爸出来了,把一捆炮仗打开,我们把炮排一直抻出十几米。“要放开门炮仗了!”在爸爸的喊声中,姐姐赶紧拉着我,跑得远远的,姐姐还用双手捂住了我的耳朵。“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连串的响声,惊天动地,震耳欲聋。“爆竹声中一岁除”的诗句,就是这样来的吧?接着,我们小孩上阵了,放小鞭的,放礼花的,放窜天猴的,放二踢脚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顷刻之间,满地都是红色的外壳纸,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爸爸说这叫“满堂红”,预示着新的一年大吉大利、红红火火。

后来,我上网查阅才知道:开门炮仗,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上古时代,就有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用以驱逐瘟神的传说。烟花鞭炮,起始于隋朝,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现在,中国的烟花鞭炮,花样各异,品种繁多,质量过硬,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远销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40多个国家呢!成捆的、几万响的开门炮仗,气势雄伟,响声震天,更是抢手货。如今的开门炮仗,已不仅是在大年初一早晨燃放,只要是做生意的店铺,不论哪天开门营业,大多都燃放“开门炮仗”,意为喜庆,以图吉利。

随着环保的呼声,烟花炮仗,如今在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已经禁放。但是,这并不会阻挡我们对新年充满美好的祈愿,对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心。热闹的开门炮仗声,永远一声声地响在街头,响在胡同,响在我心,响在你心,响在我们童年时美好的回忆中……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十)

我的家乡在中国东北的辽宁省。那里天气晴朗、凉爽,所以我每年夏天都会回去。

我的家乡有许多习俗,我最喜欢的是踩高跷。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家族,祭礼中踩着高跷拟鹤跳舞,后来就演变成了今天的踩高跷。听爸爸说他小时候也玩,但由于没钱买,爸爸就拿木棍自己做。每到过年的时候,小孩子们就踩着高跷去要压岁钱。平时放学除了玩水,最大的乐趣就是踩高跷。各个村里还会展开决斗:有比速度的,有互相推的,最疯狂的还有踩着高跷过独木桥的,稍一不留神就掉河里了。现在村里有钱了,买了几个高跷。我试了一下,结果一上去就摔了个底朝天。看来还需要多加练习啊!

第二个习俗就是扭秧歌。每逢过节的时候人们都出来扭秧歌。这个习俗传说起源于抗洪斗争,古代黄河岸边的百姓,为了生存,于是奋力抗洪,最终取得了胜利。人们高兴地拿抗洪工具当道具,唱起来跳起来,抒发高兴的心情,后来就变成了秧歌。人们扭秧歌的时候都穿的五颜六色的,十分喜庆和艳丽,那衣服的色调以大红色大绿色为主。扭秧歌已经有千年历史。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记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可见秧歌历史悠久。在辽宁,奶奶和其它大妈也跳扭秧歌,她们穿着红色的衣服,上面有着绿色的花纹,手里拿着扇子,伴着音乐跳起舞来。别看秧歌看起来听起来都很土,但真的很难,我也跟着跳了几下,但动作老是跟不上,我又看了一会儿。终于跟上了,但扇子又没拿稳,掉了……

我的家乡还有一些特色小吃。最好吃的就是饺子。我们家乡的饺子可以用八个字形容:“皮薄肚饱,馅鲜味好”。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东北人经常吃饺子,且性格外向,以前包饺子,饺子都会分给小孩吃。如果好吃,就会询问制作方法,逐渐的大家都懂得了饺子调馅方法了。说到包饺子,我又想到一件有趣的事:妈妈老家每到过年时,除夕夜十二点都会吃饺子,饺子里还会放一些硬币,谁吃到就代表他整年都好运连连。我小时候除夕那天下午也跟着包了,我看到大姨往饺子里塞了一个一元钱的硬币。我十分奇怪,于是想大姨真抠,怎么才放一块钱?我从妈妈包里拿出一百块放了进去。十二点时,开始吃饺子。妈妈一眼就看到一个巨大松垮的饺子,她怕丢人,就吃了。随后妈妈大叫一声,随后从嘴里拿出一张稀烂的一百块钱,全家人都乐翻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天气寒冷人心火热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十一)

做大岁

我的家乡妈祖故里——福建莆田,古称“兴华府城”。

“大年三十除夕夜团圆饭,初一吃妈祖面,家乡人称它为‘做岁’;正月初四晚上又是满桌丰盛团圆饭,初五也是一碗妈祖面,俗称为‘做大岁’。”爷爷一边吃着妈祖面,一边绕有兴趣介绍“做大岁”的由来。

据莆田县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当时倭寇入侵兴华府城,血腥屠杀,城中官民四处逃亡,倭寇占据兴华府城,直到临近春节,以戚继光将军为首的援兵赶到,和城中幸存的官民一起奋力杀敌,驱赶倭寇,终倭寇不敌,才弃城而去。直到初二,兴华府城幸存民众才陆陆续续回到自己家中,收拾断壁残垣,安葬家中亡故的亲人。也因此,正月初二在莆田民间称为“探亡日”,是民众回到家中后互相探望亡故亲人的日子。为了避讳,在莆田便有了初二这一天不到亲戚朋友家中拜年的习俗。民众安顿好之后便约定在正月初四这天补过了年——“做大岁”,这一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不仅初四晚团圆饭是丰盛的,初五也不例外,与初一一样。奶奶都会起个大早,为家人准备一碗妈祖面。“在妈祖面上,以八卦的图腾方式,相隔分别放置着五花肉、蛋块、豆腐条,顶方以紫菜、黄花菜及花生仁点缀其中”奶奶一边准备一边介绍,不一会儿一碗碗色、香、味俱佳的妈祖面便呈现在我的面前。“面”与“命”为谐音,一碗妈祖面必须不留一丝面,便意味着平平安安又长了一岁。所以,我一直认为妈祖面是最美味的食物,因为面里有浓浓的亲情和深深的祝福。

“莆田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不会忘了‘做大岁’。在莆田人心中‘做大岁’远比除夕夜‘做岁’更加隆重,这是一代又一代传承,因为‘做大岁’,在热热闹闹的团圆背后,是莆田400多年前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巨大苦难。现今传承‘做大岁’,也是让后人记住那段苦难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让后人传承抗倭中爱国自强、保卫家乡的莆田人永不言败的精神,是莆田人一笔独特的文化遗产,”爸爸一边慷慨说着,一边指着电视画面说:“宝宝,你看福建省第一批赴鄂抗疫医疗队,有我们莆田儿女身影——赵培培、陈黄冰,她们是昨天抵达武汉,放弃了与家人‘做大岁’团圆,与新冠肺炎病毒冲刺抢时间,是莆田人的骄傲,她们身上也正是传承着莆田人永不言败的精神。”

“爸爸,我长大了,也做一个像培培姐姐们那样的人。”从现在开始,我要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做一个永不言败的莆田人。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十二)

“竹爆惊春,竞喧阗、夜起千门箫鼓。”这是出自杨缵的《一枝春(除夕)》里的词,说的就是除夕当天的热闹景象。

除夕是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人们所做的准备自然也是最多的。他们首先忙着做早饭,将昨晚泡在罐子里的茶叶蛋拿出来,和早就熬好的鸡汤搭配起来,再抓一把炒米与之结合。嗯,浓郁的鸡汤,香脆的炒米和极其入味的茶叶蛋,简直不要太美味啊!

吃完早饭,爸爸就会开始贴春联,将旧春联撕下,换上新的,寓意新的一年里,万事顺心,吉祥安康。妈妈也不闲着,她会从冰箱里拿出一些几天前就采购好的,需要解冻的食物,什么肉呀、鱼呀、虾呀,统统放到太阳底下去晒着,好方便下午备菜。虽然我们小孩子能干的事不多,但我们更没闲着。我们一会儿跑到这抓把瓜子磕磕,一会儿跑到那拆个糖果尝尝,小嘴儿可是一刻都没闲过呀。

到了下午三点左右,妈妈和奶奶就会在厨房里忙碌了。而我一般也会在旁边待着,目的很简单,防止妹妹偷吃,顺便学学厨艺。

“哗哗哗,咚咚咚,嗞嗞嗞”厨房三部曲开始啦!首先将所有的菜都搬到厨房,放进水池里,开始第一部曲——洗。洗完青菜洗萝卜,洗完鱼肉又洗虾,这可是很重要的一步呢,我们得把那些食材洗得干干净净的。等到所有的菜都洗好了,就开始了第二部曲——切,往日觉得吵闹的“咚咚”声,在此刻就成了美食发来的信号,暗示它马上就要出现在我的面前了,一想到这,就禁不住垂涎三尺了。终于到了第三部曲——烧,随着第一个食材的下锅,很快厨房里就香味四溢了,一道又一道的菜完成了,那香味不断地勾引着我肚子里的馋虫,让我越来越忍不住了。唉,这什么时候才能品尝啊,我要控制不住了!当然,妹妹比我更心急,她缠着妈妈喊着:“妈妈,我好饿呀,可不可以让我吃一口呀,就一口!”结果当然是遭到拒绝。急得我俩不停地在厨房里走来走去。

等到饭菜都准备好了,看看窗外,天已经黑了,爸爸已经把所有的灯都打开了。菜终于端上了桌,但还是不能吃,得在桌上摆八只碗和八双筷子,再往酒杯里倒上酒,为的是让祖先们先吃,这俗称“祭祖”,以求祖先保佑我们幸福顺遂。

年夜饭终于开始了,在饭桌上,一家人开心地交谈着,谈过去一年的收获,也谈新一年的畅想。无论说的是什么,你都能感受到喜气洋洋的气氛。吃完饭,大家围坐一起,看着精彩的春晚,不时地发出欢乐的笑声,还有什么时刻是比这一刻还美好温馨的呢?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十三)

重阳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在这一天不仅到处飘着菊花香,而且还可以登高,吃重阳糕!记得那个早晨就是”重阳糕味“的。

“噗!噗!”蒸着重阳糕的锅响着已蒸熟的闹铃,从锅里逃出来的一股香气把我从梦中引了出来。我闭着眼任由那甜丝丝的香味把我“勾”进厨房。可我还没睁眼,就感觉头上黏糊糊的。用手一摸,原来是外婆在我额头上贴了一块薄薄的重阳糕。我刚想把重阳糕拉下来,外婆就赶忙制止了。外婆耐心说道:“重阳节,不仅要吃糕,还要贴糕!这样就可以百事俱高!你难道不想考一百分?”我摸了摸脸,细细地想了想,好像有这么一回事,贴着吧!

我转过身,想拿一块重阳糕来安慰一下我”咕咕“直响的肚皮,外婆却又拦住了我。我不解地看向外婆,外婆一脸严肃地说:“吃不得!吃不得!这重阳糕还没好!”我踮起脚望了望外婆身后的一大盘重阳糕——有长有短,有方有圆,有红豆,有核桃的,各色各样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盘中,个个白得通透。最上面的是核桃枣泥味的,这是我最喜欢的味道。吃上去有年糕的软糯,又有核桃的酥脆;既有枣泥的香甜,又有核桃的坚果香。中间的是芝麻味的,比起核桃枣泥味的味道太单一,吃多了太腻。待会我一定要多拿点枣泥的,不然就被抢光了!吃不到糕的我不仅幻想起来……

我咽了咽要溢出来的口水,重阳糕明明已经做好了,为什么说还没好?我疑惑地看向外婆。外婆笑了笑,认真地说道:“不知道了吧!要插上红旗才能吃。”说着外婆拿出了许多牙签和红色软卡。原来她是把红色软卡剪成一个个等腰三角形,然后再粘到牙签上。这样一个小旗就做好了。我也加入帮忙,等做好了,我又不解地问道:“外婆为什么要插小旗?”外婆边插边解答:“传说有个皇帝上午举行了一项大型阅兵仪式,阅兵结束已经是下午了。士兵们干了一上午都饿坏了,厨师也来不及做饭菜。皇上便叫人在年糕里放上坚果等东西,又在上面插上小旗来祝贺阅兵成功,希望国家昌盛。最后分发给士兵。那天恰逢重阳节,便起名重阳糕!后来插小旗的习俗就被传承下来了!”我听了恍然大悟,我不禁夸了一句:“果然见多识广,还是外婆懂得多。”插完了小旗,被香味引得”魂不附体“的我终于吃上了重阳糕。果然像我想的一样,它们是那样美味,满满一盘重阳糕很快被”洗劫一空“。看来冰箱里的麻署要到明天才能被享用喽!

甜甜的重阳糕,吃了下肚,愿事事好!事事高!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十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与独特,俗话说:“入乡随俗”。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辽阔的大西北,这里山高路平,天高地阔,犹如“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乡村的人们也随地方纯朴,热情好客,随性洒脱。家乡的风俗也别具一格。每当春节噼里啪啦的向我们走来时,家家户户便忙里忙外,不可开交的准备准备年货,吃的、玩的、用的,二十六、二十七大扫除,把家里打扫干净,寓意“辞旧迎新,万象更新”。

春节迎来,除夕到了。在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把明亮的屋子打扮得红红火火。傍晚时候要上灯,也要把家里吃的都装在两个很大的圆盘中,然后摆在院中点几支香,以让祖先慢慢品尝。另一个则摆放在正房里,特制的干粮也得放上去。晚上,人们都聚在一起看烟花、吃团圆饭、闲谈、看春晚。除夕的晚上要守岁,这是不能改变的。

大年初一到初三是最热闹的。亲朋好友都挨家挨户的拜年,说说笑笑进进出出,哪一家不是人头攒动?这几天女人们在家准备美食,男人们出去拜年,小孩子们也成群结队的嬉戏打闹。家里点上盘香,一只盘香,烧完后要再点一只,这种习俗叫做“续香”。每当人们吃饭时总要先拿一些,献在已逝人照旁,以对亡人的尊敬。

正月初三过后,人们便转远门这家去一去,那家玩一玩。初十过后过年的气氛减淡了一些,但元宵节这个大节日又把年味儿拉了回来。村子里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出来了,热闹起来了!鞭炮声,欢笑声响成一片。家户灯火通宵,张灯结彩,摆上了各种花灯。这天晚上人们做汤圆,吃元宵,其乐融融。

正月十五过后,也算是年的结束了。但在正月二十三晚上,有一个独特的风俗:“跳干人”,二十二晚上,村里的爷爷奶奶剪上一个个小小的、一串串的纸人,各种各样的。二十三晚上,便将剪纸堆在地上,用火一烧,人们围着火,跳来跳去。这个习俗寓意跳晦气。人们欢笑着,家家户户门口都一堆红色的闪光点,还有一些欢乐的声音。

“冬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如朱自清的《春》中,春天来了,农民们忙起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人们欢度春节后又进入了农忙的状态。

家乡的风俗永不改变,人们在这个村子里,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结晶,创造着这个美丽的家园。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十五)

康暻

鲁迅曾在《祝福》里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打我有记忆起,春节是在腊八这天开始的。

在这一天,家家都煮腊八粥,那种甜甜腻腻的香味便飘在大街小巷中,渗杂着些许年味,一碗碗的腊八粥被端上来,异香让人喘不过气来。据说,发明腊八粥的人还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呢!每到腊八,我总能吃到碗甜甜的腊八粥,一口吃下,莲子、饭豆、花生仁在舌尖盘绕,扑鼻的香气直向鼻子里钻,白雾迷住了眼,甜甜的腊八粥顺着喉咙流过了肚子,霎时,浑身上下都暖和起来了呢!

过了腊八,年货便齐刷刷地给摆上了。上至高级商场中的喇叭,下至走街窜巷的手艺人,都吆喝了起来。春联、年画、窗花、糖、瓜子、花生应有尽有。每天睡醒,我都能看到妈妈拎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回来,这也成为我们家一道春节的风俗之一,——囤货。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天家家祭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神要上天向玉皇大帝上报人间事宜,人们为了让灶神为自家说好话,所以在这一天祭灶神。每次,我们家都要给灶王供上关东糖,听爷爷说,这样才可以让灶王说家里的风俗。祭灶神在我们家都成为了一种精神。除了祭神,还要大扫除一次,因为过了小年,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紧迫热闹,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就为了突显出新年万象更新的新气象。贴窗花、贴春联的习俗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年我都要为我家的每一扇窗户精心刻窗花,左邻右舍的邻居都羡慕不已。

紧接着,我们便热热闹闹地迎来了除夕。大年夜里,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这顿饭我们家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快乐的气氛。一般来说,年夜饭的餐桌上少不了鱼这个食物。因为“鱼”和“余”谐音,喻意“吉祥有余”或“年年有余”。按我们家的老规矩,无论是谁,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与大家伙儿团聚。我们家的所有人都要等到12:00以后才睡,小孩子们睡前总要给大人们拜年,是为“辞岁”。而大人们总要摸出点什么作为奖励,美其名曰“压岁”,这便是压岁钱的由来。

初一在鞭炮声中大笑着走来了,这一天,我们家的所有人都穿新衣新鞋,走街窜巷到亲戚家去拜年。还在年味中没回过神来,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了,这一天,我们要观彩灯,吃汤圆,闹到深夜才睡。

于是,春节就这样过完了,学生们该去上学,大人们也该去上班了。春节就这样轰轰烈烈的走来,又轰轰烈烈的离去了。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十六)

上官钰甜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文化在不断的过程中,留下了不少规矩。这些规矩不断衍化,成了各地风俗。今天,我来介绍一下家乡的风俗。

我的家乡在温州,它是个充满烟火气的地方。在大年三十的时候,我们在十二个时辰做不同的事。辰时大扫除,巳时贴春联;午时换新衣,未时置年货;申时全家福,酉时年夜饭;戌时看春晚,亥时逛灯会;子时燃爆竹,丑时收压岁;寅时齐守岁,卯时放亲友。我先来讲讲我最爱的年夜饭。

吃饭前,手要洗干净。入座也有规定。圆桌的上做要让张这座,我们晚辈要等爷爷奶奶坐下才能坐。这次吃年夜饭时,弟弟看到桌上有他最爱的烤年糕,马上就想夹一片。这是,爸爸拍了一下弟弟的手:“不能夹哦!要让爷爷奶奶先动筷哦!”原来,长者未动筷时,小孩是不可以先吃的呀!而且夹进碗中的菜是不能放回公盘中的,勺子也不可以在汤里搅拌。

鱼肉是年夜饭的“主角”。我早就口水直流了。“啊呜啊呜——”我小心的吃完鱼背,刚要给鱼翻个身,就被奶奶阻止了。在我们这儿,鱼不能翻过来吃。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呀?因为呀,在我们家乡的人以前以出海捕鱼为生,鱼“翻过来”,谐音船“翻”了,不吉利,所以只能将上面的鱼骨和鱼肉分开,拨到盘子边沿,再吃底下的鱼肉。如果是一条大鱼放在桌子中间,鱼是不会全部吃光的。不但大年三十不吃,过年期间要一直留着,后来吃了没我也不知道。这在我的家乡,象征着年年有余。这可真是个有趣又吉祥的风俗!

吃完年夜饭后,就是我最盼望的贴对联了。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是自己写春联,自己贴春联。对联要平仄相和、音调和谐,讲究“仄起平收”。对联声律也要相对,但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是二、四、六个字严格相对,一、三、五个字可对可不对。我们家乡的风俗中有一种特有的“机关联”。它一般都嵌入古今历史典故,人物名称事迹、动植物和药材名称、天文地理专有名词、时事政治、成语、俗语、文字游戏等等。而且,上联嵌有机关,下联则要破机关,要通顺合理,既工整又有意境。所以爸爸每次写机关联时,都要冥思苦想许久才动笔,有时还要和爷爷、太爷爷商量商量呢!

现在很多人把老祖宗留下的风俗当作繁文缛节。但其实家乡的风俗,往往蕴藏着深刻的做人之道,处事之法。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家乡的风俗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我们的保护并把它们给传承下去!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十七)

家乡的春节习俗

六年级马良飞飞

我的家乡坐落在安徽省的一个小县城中——涡阳,它也被称为“老子故里,道德之乡”。在我们这,每逢过节都特别热闹,特别是春节,是我们这最盛大、最重要的节日了!

在春节前一天晚上,我们家所有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其乐融融,代表着阖家欢乐。在这天晚上,我家中每个房间至少放了一支蜡烛,说要守岁,而小孩守岁是替长辈祈福长命百岁,一晚上都不能睡。

半夜,爸爸突然把我叫醒,让我收拾收拾去上坟,我一看才知是凌晨三点了。我坐在车上昏昏欲睡,完全不知道要做什么。到地方后,爸爸叔叔把鞭炮都缠在坟上,贴上烧的纸,开始噼里啪啦地祭祖,还让我们这些孩子去和大人一起磕头,以表对长辈们的尊重。

折磨了整整一夜后,到家我也不困了。终于到了孩子们最期待的环节,准备磕头要红包。在我们这,只要过了冷晨十二点便可以磕头,但过了中午十二点就不能磕头了。到了春节早晨吃饭,家家都吃素扁食,因为老天爷不吃荤,还表示不能再像以前昏昏沉沉了,要在新的一年清清醒醒,打起十足的精神学习和工作。

吃完饭后,就要贴春联了,里里外外都是喜庆的大红色,大门前还挂了两盏会发光的灯笼,院子内贴上了各种各样的年画。过了一会儿,我们这些小孩便出去买鞭炮,买了一大堆回家后,我们就到处炸东西,还被大人们训斥了一顿,说不要随便乱炸。可我们哪听得进去,拿着炮,一路火花带闪电,到了奶奶家要压岁钱。

我们还没玩够,就到了中午吃饭了。在这一天中午,我们都在一起吃饭,也方便于增进家人的感情,大家全围在一张桌子上,没有一个人缺席,有说有笑的,好不热闹。饭菜也十分丰盛,鸡、鸭、鱼、肉样样俱全。

到了下午,爸爸和叔叔们带着我们一大家子的人去了老子庙玩耍,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地上掉了把剪刀,想拿起来玩玩,但奶奶却不让我碰,说春节这天忌动剪刀,剪刀应该在除夕就扎起来。

晚上在吃饭前一会儿,我想起早上爸爸去别人家拜年,而弟弟毫不知情,认为爸爸不要他的场景,又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但堂哥扔过来的一颗炮把我吓了一跳,我拿着炮就追着他炸,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这真是春节特有的热闹。

到了吃团圆饭的时候了,我不禁默默感叹:啊!春节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能让人们感受到一家团聚的快乐,让过年更有意义,让从古流传至今的风俗习惯传承下去。春节的风俗一定会让更多的人感到快乐的!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十八)

宝鸡的春节

——王彦斐

宝鸡,是我的家乡。这里民风淳朴,有着各种风俗习惯。特别是过春节的时候,大家更注重这个传统佳节。

从腊月开始就已经有了过年的气氛。民谣中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这天早上家家熬腊八粥,这种粥是用各种谷物和豆类熬成的,有些人家还会放进去瓜果蔬菜。喝腊八粥,就寓意来年五谷丰登。

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传说这一天是家中灶王爷的生日。外出的人都必须赶回家来,因为灶王爷要清点家中的人数。这天一大早,主妇们就忙着发面、烙饼,为灶王爷准备上路的干粮,到了傍晚灶台上就会供上干粮和焦糖,点上香和蜡烛,送灶王爷上天,主妇们嘴里还念叨着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过了小年,就是人们准备过年时最忙碌的日子了。人们在家中进行大扫除,名曰“扫舍”,还要拆洗衣被、理发洗澡、购置各种年货、贴对联、贴窗花,里外布置一新,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夕前,家家户户都要蒸花馍。大人们将面团捏成各种造型:老鼠、虎头、黄牛……涂上色素后就放入蒸笼了!孩子趴在旁边,满脸期待地等待着花馍的出炉。除夕之夜,长辈要给小孩子压岁钱,给压岁钱的来历,可大有说法呢!据说,很久以前有只叫“祟”的怪物,会在除夕夜趁小孩睡着时令他得病,变得痴呆。有一家人就给他的孩子一串铜钱让他玩,不让他睡觉。于是就渐渐演变成了压岁钱。除了发压岁钱,人们还要放烟花,放鞭炮,庆祝新的一年;吃团圆饭,预示家人团团圆圆。吃完团圆饭,大家团团围在一起,看着电视,在欢声笑语中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初一到了,新年开始了。大人们带着小孩子走亲访友,互道新年好。这一天,人们不倒垃圾,否则被认为是破财。

初五也称“破五”,要吃饺子,饺子要包成元宝状,寓意聚财,红红火火。

月十五元宵节,人们要吃元宵,看花灯,各地还有社火表演:演员们踩着高跷,扮演成神话中的人物,在锣鼓声中,从街头走到巷尾,从这条街走到那条街,经过的地方人们都必定出门观看,尤其是小孩子们,最为喜欢。

过元宵节,春节的气氛就渐渐淡了下来,但直到二月二,人们才真正走出春节的氛围。这一天民间要炒豆子,取“金豆开花,玉龙释归”之意。“二月二龙抬头”,人们还要在这天剪发,寓意消除烦恼和忧愁。

春节隆重的来,又悄然地走了。人们带着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又开始了工作和学习,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十九)

北方喜面,南方喜米。又到了春节,从懵懂稚嫩的小孩子,到满头白发的老孩子,提起春节,第一个想起的便是饺子。想起饺子,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鲜美的、令人馋涎欲滴的感觉呢!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过倒着。”北方人民对于饺子的喜爱可见一斑了。包饺子最能体现一家人的温馨与和睦。剁肉的,切菜的,和面的,个个分工明确。把冷水与面粉倒入瓷盆中搅拌均匀,然后放到炕上发酵。这期间大人们通常会去和馅,孩子们会在一旁打下手。将韭黄切成丝放入碗中备用,然后把已经剁好的肉糜倒进去,加入适当的酱油,花生油,还要加入少许生粉,提高馅料的口感,最后搅拌均匀即可。

馅料和面都准备好了,就可以进入下一步,擀皮儿了。

将面团分成几部分,然后将其中一部分取出,放在面板上,撒上一些面粉,听奶奶说,这是为了防止面粘在手上。把它们搓成长条,再揪成一个个小的,然后揉圆,就可以开始擀了。我对擀皮一点也不在行,怎么也擀不出那种薄薄的感觉,但奶奶就不一样。她把面团用手按成扁平状,一手拿着压好的面团,另一手拿擀面杖擀,手还要变换饺子皮的方向,中间要厚,两边要薄,这样,一个个白色的像在湖面上泛起的“涟漪”似的饺子皮便擀好了。

我和家人坐在桌旁,面前是已经擀好的饺子皮和调好的肉馅。挑些馅儿放在饺子皮中间,使劲一捏皮的中间,把两边的皮向中间捏褶,元宝似的小饺子便完成了。

夜幕降临,奶奶在厨房里煮起了饺子。饺子一个一个滑进水里,不一会儿,厨台上便溢出了饺子的香气。水已经烧开,我的口水已经不知道流了多少了,肚子里的馋虫一阵一阵地往外拱着。这时候奶奶出来了,她说道:“再过三道水就差不多了,不要急啊!”我过去看了看,锅中的饺子上下翻滚着,被一道道的雾气包裹着,香飘四溢。很快,饺子煮好了,被整齐地排列在了盘子里,晶莹剔透,让人一看就口水直流。

端上几碟陈醋和一小碗酱油蒜泥,摆上几盘饺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着桌子,酱油蒜泥香、饺子香混在一起,令人食欲大振。原本就秀色可餐的饺子再蘸上一点醋,一进嘴里,一股酸味散开,紧接着就迎来一股甜味,接着便是咸,回味起来又有一丝丝苦味。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饺子在牙齿的碰撞之下,很快化为一堆碎末,浓郁的鲜香在嘴巴里散开,吞进肚子,整个胃都是暖洋洋的。

北方的饺子,暖的不止是胃,还有心。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二十)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意思是每个地方的风俗都各有特色。说起老家晓阳,最出名的风俗应该就是“晓阳神戏透天光”了吧。

每年的六月初一起至初六,太后宫厅里敲锣打鼓,热闹非凡,一出出民众们喜闻乐见的戏在这里上演,这一风俗从何而来呢?听外公说,相传,晓阳姓谢人的祖宗叫谢七公,当时官拜提刑,因不满奸臣当道,赋诗讽喻,结果被佞人告密,遭到朝廷通缉。谢七公被迫举家逃难,船至东海时,突发险情,谢七公等人眼看就要葬身海底,万分危急时刻,他连忙跪地,拜天拜地拜神明,祈求逢凶化吉,并许愿若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安家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年景,每年六月请戏班演戏来谢劳。话音刚落,天空出现一片彩云,五显灵官长生大帝显灵,海上立刻风平浪静,谢七公等人得救了。谢七公回晓阳后着手筹建大帝宫,为救他的神明雕塑像,接着开始演戏,并规定每年六月初一开始,最后一天还要演到天亮,几百年来年年如此,场面煞是热闹。渐渐地“晓阳神戏透天光”就在方圆几百里流传开来了。

演神戏时节恰逢暑假。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前往。远远的就听到敲锣打鼓声,走近一看,着实热闹,目光顿时被台上所吸引。演员粉墨登场,在唢呐、二胡、锣鼓等乐器伴奏下,唱腔悦耳,或高昂激越,或朴实粗犷,或柔嫩细腻。脚下的步伐时而铿锵有力、有板有眼;时而轻快灵活,一纵身就是连续的好几个跟斗;时而细碎柔婉……放眼台下,男女老少一排又一排坐着。瞧,中间的那一位老人,戴着老花镜,手里的扇子正轻轻扇着,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一会儿微笑,一会儿和着节拍,看得津津有味。看他的样子一定就是听得懂唱词的老戏迷。前面的那位阿姨是不是没专心看,头怎么不断来回动?当我的头跟着她移动时,瞬间明白了,原来她在对照着字幕看呢。那边还有人交头接耳,一定是热心村民在给身边看不懂的那位解说。台下最后的正中间供着五显灵官长生大帝和谢氏祖先的神像,与戏台正呼应,整个戏台尽收眼底。神像前摆着三牲、水果、茶酒等各式供品,点着许多香,许多大蜡烛,村民们以此来祈求神明保佑他添丁发财,幸福安康。

随着又一声的礼炮响起,戏也就演到了高潮。丰富的唱腔,如同风过后的桃花,亦如汹涌澎湃的大海,深深地打动着村民们的心。直到曲终收钹,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太后宫厅。

“离家三千里,别是一乡风。”我有“晓阳神戏透天光”,你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