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帮作文体裁节日作文内容页

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500字

2022-12-21 15:35:56节日作文打开翻译

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一)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我真的是太期待了。因为广播说道,元宵节活动有做汤圆,做灯笼,还有猜灯谜……

上完一上午的课,下午就开始了我们的元宵节活动。我心想:猜灯谜那可难不倒我,我可是猜谜高手呢。我和同学们冲到猜灯谜区,我找到一个灯谜,上面写着:自大加一点是什么字?我想了一下,先写了一个自字,再写一个大字,再加一个点。我灵机一动,啊!是臭味的“臭”字。我信心满满地把灯谜扯了下来,找老师对答案去了。果然对了,我真是个小机灵鬼,如果乘胜追击的的话,我的章盖也会越来越多,这样就可以换好多奖品了。

当我望见还有游戏玩的时候,我的眼睛直发光,去排了好长好长的队伍,很快就到我了。这个游戏的名字叫,你演我猜。我找到了一个搭档,猜一个鸡飞狗跳的成语。我表演到:“喔喔喔,汪汪汪的叫着,一会儿飞,一会儿跳。”我的搭档马上猜到了是鸡飞狗跳,成功拿下了一个章。已经拿了两个章的我又看到了夹乒乓球这个游戏,我可是用筷子能手,怎么会输呢?哈哈,太好了,到我玩的时候真的没人能赢过我。因为赢一个同学就可以盖一个章,我拿到了六个盖章。

当我回到班上,看到了好多奖品。我准备拿起来看的时候,老师第一时间阻止了我,告诉我这是要印章兑换的。后来我兑换了四个陀螺泡泡和一个拉哨的玩具。

啊,真是一个开心快乐的元宵节啊!

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二)

王心怡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的风俗都是不一样的,我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闹元宵。

元宵节最少不了的便是吃元宵。元宵又称为汤圆。把一个个汤圆从锅里捞出来,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汤圆,就像一个个大胖子,单看它们圆圆的个头,飘着一股淡淡的肉香,就让人口水直流了。咬破外面的皮子,一颗圆嘟嘟的肉球呈现在眼前,把肉球吃进嘴里,满口肉香,真真是美味。

芝麻汤圆也不比肉馅汤圆差。轻轻咬破芝麻汤圆的皮,里面的馅就塌了下去,吃着非常地软、糯!

吃完元宵后,便是赏花灯了。各地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花灯大多是红色的,但形状各不相同。有长方形的,有正方形的,还有圆形的……大家都仰着头,指指这个,看看那个。

赏完花灯,重头戏——猜灯谜便开始了。猜谜底一向是广大民众的热爱:猜对了有奖励,猜错了没奖励。比如,黄铜身,紫铜身,铜铃里边黑铁心。(打一水果)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肯定不知道。谜底是枇杷。再比如,霁后柳梢别有天。(打一字)哈哈,这个就更难了。谜底是桥。你看,有些人绞尽脑汁地在想谜底,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有些人求助于手机和别人;还有些人猜对了谜,正在美滋滋地领奖……

闹元宵真热闹啊,我喜欢家乡的闹元宵。

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三)

其它地方都是正月十五是元霄节,而我们宁海是以正月十四为元宵节,俗称“十四夜”。这一天我们也有很多吃的习俗:比如做汤包,糯米团,麦饺筒,三粉馏……其中有一个习俗,就是弹址界。

白天家家户户会去折樟树枝,这是弹址界需要的一种特殊材料。首先,我们要去把高高的樟树上的树枝折下来,可是我的身高有限,连碰都碰不到。于是我灵机一动,就拿起了外公家的锄头,往树上的树枝一勾,一大把树枝就被我恶狠狠地搞了下来,按这样子,弄下好几大串,足够我们用了。

大家肯定在想“弹址界”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习俗里隐藏着一个民间故事,晚上烧新鲜樟枝叶发出僻啪作响,叫“弹址界”以除晦气,图吉利。外婆告诉我,因为樟树的叶子有油性,易于燃烧,还会发出啪啪啪的响声。

等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把早已准备好的干柴火和稻草铺在樟树枝叶的底下,当做引火燃料。用打火枪把稻草引燃,火越烧越旺,一团团黑烟往上冒,似乎魔鬼正在跳舞。这时只听见外婆嘴巴不停的在念:“十四夜,弹址界,银子哗哗响,樟树叶,银子叠打叠,金银财宝弹进界,腌渍晦气弹出外……”慢慢的,火逐渐将树枝一点一点给吞噬掉了,场面也有点壮观。

我们小孩子虽然还不太懂什么意思,但还是非常喜欢看的。宁海的十四夜很博大精深,我还要继续了解更多的我们当地的习俗。

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最喜欢的就是佛山元宵节闹花灯。

在公园里,佛山的大街小巷都挂着五颜六色的花灯,形状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真美呀!

妈妈告诉我:从前有一只神鸟降落到人间,不小心被人们误杀,天庭知道后大发雷霆。发誓要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放火烧死人们,人们想到一个好办法,在这三天,每家每户门前都挂一盏红灯。这样天庭就以为他们烧死了,人们就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和财产,从此变成了元宵节闹花灯。

看,在公园的每棵树上,都有五彩缤纷、形状各异的花灯……兔灯,桃灯,还有我最喜欢的虎灯。看那兔灯,粉嫩嫩的耳朵竖起来,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再看他那小小的脸蛋,时不时露出笑容,可爱极了!看那桃灯,粉红粉红的花瓣,再配上绿油油的树叶,美丽极了!我最喜欢的就是虎灯,还有圆圆的小脑袋,露出尖尖的虎牙,霸气十足!再看看那小手,尖尖的爪子,霸气威武!我听到它好像又在说:“大家元宵节快乐!”我闻到一朵朵的花香,使人陶醉。整个公园人山人海,简直就像是人的海洋。

除了赏花灯之外,还要猜灯谜!老板说:“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个字。”我抢着回答说:“是告字!”老板说:“回答正确,送你一个奖品。”“谢谢!”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佛山元宵节闹花灯。

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五)

鲁欣妍

又是一年元宵节,微风吹拂着摇曳的刚抽出小枝的柳条。元宵到,春天的脚步自然也就近了。通常的元宵节,人们会迎着第一缕阳光起床,开始准备元宵节必需的物品。

约莫在下午六时许,人们都陆陆续续回到家中,孩子们穿着新衣,蹦蹦跳跳的在厨房外徘徊,等着美味的元宵出锅,而大人们则围坐在长辈旁,闲聊着家中趣事。

在我们这儿,基本在晚上七时左右便开始吃元宵节的团圆饭了,大家伙儿分成两桌,大人们一桌,孩子们一桌。等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最令人瞩目的菜品:元宵,便上桌了,孩子们还没等元宵稳稳地放上桌,便争先恐后地拿起碗筷争抢起来,各种碗筷碰撞在一起的声音倒也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

在以往的九、十点左右,家家户户肯定都已经在洗漱睡觉了。可今天与以往大不相同,只见大人们带着孩子驱车前往庙会,远远的望着,就已经能看到庙会那灯火通明的景象。慢慢前进,五颜六色的灯光将人们包在其中,好似置身于会发光的花海中。下了车,走进会场,一进门便是五彩斑斓的花灯,他们不但形状各异,就连颜色也都有很多不同,越往里走,花灯越多,数不清的花灯让人眼花缭乱,孩子们可欢喜了,小跑着逛庙会。

就算是到了后半夜,庙会里却还都是明亮亮的,人们大多都会等到凌晨才回去。

若是你在远方眺望这里,那你一定会感觉到这儿倒是很像一座不夜城……

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六)

元宵节被称为月圆之夜,又称为小正月,在我国古代是十分重要的节日,也称为家庭团聚日。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在元宵节里,处处溢散着汤圆的香味。汤圆同“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和睦幸福。汤圆以白汤、芝麻、豆沙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球行,风味各异。那一个个圆鼓鼓的“白胖子”,在冒着阵阵热烟的锅中沸腾着。些许时间便累了,懒洋洋地漂在水面上。我忍不住尝了一口,甜甜的黑芝麻馅流了出来,这使我总想到“甜甜美美”这个词。

吃完“团圆”,再和亲朋好友谈谈家常事。夜,悄悄地趁人们不备之时到来了。大街小巷都悬灯结彩。各色各样的灯映入眼帘——河岸旁的天鹅灯,在黑夜中朦朦胧胧,但又鲜明透亮,仿佛一不留神就如真的般飞走;还有极具中韵风味的宫灯,小孩子们穿着红新衣,提着宫灯,仿佛彩绘一般模样。

总之,在这欢庆的节日里,到处都是人山人海,欢声笑语。明月当空的元宵节一定少不了猜灯谜,猜灯谜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据说,灯谜是根据汉字的“形”和“声”创造的。猜谜时,我看到一个谜语:“回(打一用物)”根据字形口里面罩着一个口,就是口罩。我去拿着谜底换奖品,大姐姐给了我一盏孔明灯。

深夜,我拿出孔明灯,给碎布浇上油,桶口朝下,点燃了油布。孔明灯随之飘向明月,载着我内心的美好祝福,飘了很久很久……

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七)

当手中的花灯照亮满城;当孩童的笑传入耳边;当汤圆的香气飘散而来,这时候,元宵节便到了我们的身旁。

好久未吃汤圆,令我好似有点忘记了汤圆的味道,好在妈妈今天打算为我煮汤圆吃,令我多多少少有些兴奋。汤圆的味道有点甜甜的,我最喜欢黑芝麻的,连盛汤圆的水都有一丝丝甜味。

好不容易等到了晚上,终于可以出去游灯笼了!一踏出家门,清凉的晚风迎面而来,令人不禁打了个寒颤。可却因为热闹的气氛,令漆黑的夜都不再寂寞而热闹起来。

小区中游灯笼的孩子可不少,一个个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幸福与喜悦,灯笼都是电动的,所以隐隐约约还会响起音乐。定睛一看,还会发现游灯笼的不止一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两三岁的,也有六、七岁的,更多的是四、五岁的孩子。不过,不论年龄,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喜悦的心。

夜晚的第一响烟花绽放开来,美丽的火光照亮每个人的脸庞,将温暖的喜悦洒向每个人心中。所有人的目光被吸引过来。这烟花一响,惊到了所有人,一朵一朵“大花”在夜空中盛开,孩子们一阵一阵的嬉笑声,一盏一盏花灯的浮现,令在场每一个人都倍感喜悦。

烟花已经渐渐落下,花灯也已逐渐稀小,大雾四起,遮住了月。

元宵节送来了喜悦与欢笑,送走了所有的孤寂愁闷,愿来年的元宵节,依旧如今年般热闹。

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八)

说到元宵节,不管是刚懂事的小孩子,上了学的大孩子,脸上长满皱纹的老孩子,都会想到闹花灯和吃元宵这两大习俗吧!

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我们家也少不了元宵,一到晚上,我就着急地拿出元宵跑进厨房,问到:“妈妈,妈妈,什么时候吃吃汤圆?我来煮汤圆,行吗?”“好好好,现在就煮,你来煮。”“好耶!”我先将水煮沸,然后将汤圆扔下水,几滴热水溅了出来,妈妈说:“煮汤圆怎么能扔呢?要低一点,慢慢放进锅内。”“哦!”我学着妈妈的话,将元宵放进锅内,一个个元宵挺着圆圆的将军肚,“呲溜呲溜”排队下了锅,乘着水起起伏伏,好不快活。不一会儿,汤圆就出锅了,真让人垂涎三尺。舀起一个汤圆,一口咬下去,软软糯糯,芝麻馅缓缓地流了出来,甜甜的味道冲击着我的味蕾,让我忍不住多吃几个,还有花生,草莓,香芋等馅,每种吃起来都有不同的感觉。

“走吧!咱们出去逛灯会吧”爸爸提议道,“同意!”我们到了喜庆的大街上,街上张灯结彩,人声鼎沸。有的在赏花灯,有的在猜灯谜,还有的在吃糖葫芦。灯的样子真多啊!有栩栩如生的小兔子,有水嫩嫩的大桃子,有红艳艳的五角星,还有各种福字,传说在古时候,放灯也是一种祈求平安、幸福的做法呢!

欢乐的元宵节,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只要我们心存美好,一切美好的事情都会如期而至哒!

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九)

张明伦

不论是刚刚能看懂迪迦奥特曼的小孩子,还是刚刚毕业来找工作的大孩子,亦或是快要over的老孩子。只要一提起汤圆,都会想到那白白嫩嫩的肚中甜如蜜的汤圆,光是想想那种特别的好味道,就要“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了。

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很多的速冻食品出现了,它们也渐渐地取代了人们心中新鲜的食品。然而在我们的家乡,所有的食品都是纯手工制作0添加,绝对的绿色食品。告诉你们,不要888,不要999。呀,跑题了,sorry!

我们的汤圆不但是自己包的,就连原材料都是自己家地里收上来的,我们把花生、黑芝麻、瓜子和糖放在一起经过几道复杂的工艺之后,就变成了香甜软糯的馅料。接下来就是做汤圆皮了,先把自家的糯米磨成糯米粉,先是和温水一起搅和搅和,然后再用手打啊打,直到用手摘都不下来的地步,放在一个不通风的地方让它“冷静”下来,再蒸一分钟左右使其快速成熟,然后就是包馅儿了,一小块儿馅和一点皮儿,一撮合就成了汤圆。刚下锅的汤圆就如同一个个不听话的活宝,上蹿下跳,不过一会儿它们就安分下来了,都浮在水面之上,乖乖地等着入碗了。

当汤圆上桌时,“满汉全席”已经好了,大人们彼此倒酒贺年,小孩子们往嘴里塞着菜,在欢声笑语之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也充分的品尝到了家的味道。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为生在中国感到幸福!

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十)

钱宸妤

元宵节吃汤圆,这是我们的习俗,汤圆和团圆字音相同,吃汤圆就寓意着团团圆圆的。元宵节那天,不能出门,所以用家里面的一大包糯米粉做成了一个个的汤圆。

先将糯米粉到人大盆里,然后,倒了一碗开水,接着,就用手和起来,刚开始的糯米粉松松的,像一个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可一和上开水,它们就像一个抱紧了的大家庭。为了更加容易的搓圆子,首先把双手放在已经成面团的面粉上,然后,用力往下按,每按一次都要转一个不同的方向。终于,面和好了,面粉白白嫩嫩的,光滑极了!我忍不住按压了一下,顿时,面粉上出现了两个显眼的手指印,这面粉可真叫软呀!我闻了闻,一股浓浓的面粉香迷漫在厨房中。

开始做圆子了!看着油亮亮的肉馅和又软又白的面粉团,我跃跃欲试。亲亲将面粉团分成了许多份,我拿起一块糯米团,正准备放肉馅时,亲亲叫住了我,“你这样做不对,应该先将面粉的四周压扁,中间凸出去。”亲亲边说边做,“不是挺简单的嘛!”我赶紧动手做起来,不好!里面的馅儿全部出来了,糯米粉粘了我一手,想甩都甩不掉,黏糊糊的。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先将面粉团搓成圆形,然后,把它拍扁了,将边缘捏得更薄,放进一勺馅儿,左手在下面转,右手跟着左手转,亲亲时不时地帮一下,终于,我也成功地搓出了一个胖乎乎的团子,心里甭提多高兴。

正月十五是吃汤圆的日子,也是全家团团圆圆的日子。

猜你喜欢